欢迎访问JN江南公司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400-582-9825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400-193-7233

手机:16747917244

邮箱:https://www.xyss178.com

地址:JN江南有限公司


公司动态

JN江南平台广西日报南宁观察头条 花绽南宁 映见三重美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3-13 14:54:49
  • 点击:

  邕城的早春,绝不会是单一的新绿或殷红,迅速回暖的气温,催促着城中的姹紫嫣红竞相绽放。有樱粉、桃红、梨白、紫荆,更有明艳的黄花风铃木、火红的木棉树以及好似打翻调色盘的金鱼草花海……

  家门口赏百花,已经成为邕城人民春日的“固定节目”。眼下,2025年“绿城无处不飞花”南宁市迎春赏花季活动正火热开展,南宁正用奇艳百花向各地游客展示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近日,南宁市多个公园景区春意渐浓,青秀山的郁金香丛、园博园的桃花岛、花卉公园的格桑花海都成为人们踏青的好去处。在市区主干道、快速环道、立交桥等街道绿化带上,朱槿、紫荆、炮仗花也已缀满枝头。

  邕城处处飞花的春日景观深入人心。此番美景是如何造就?在布局花卉带时,园林工作者会综合考虑哪些因素呢?

  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选择花卉品种,应综合考虑气候适应性、景观效果、生态功能、文化象征等因素。

  南宁市将民族大道、新民立交、凤岭南路、双拥路等市区多条精品路段及主要干道打造成以朱槿花为特色景观的道路,既因为朱槿是南宁的市花,象征着城市的活力和热情;同时也考虑到朱槿花期贯穿全年,可供长期观赏。

  木棉树高大挺拔,花朵鲜艳,适合种植在公园、广场、邕江两岸等开阔地带。在南湖公园大树盆景园内,约有300株木棉花,盛开时朵朵火红立于枝头迎风绽放,树冠如炬,格外壮观夺目。

JN江南平台广西日报南宁观察头条 花绽南宁 映见三重美(图1)

  樱花则因其短暂而绚烂的花期,常被用于打造季节性景观。在石门公园、青秀山等公园的樱花林,春季可欣赏到樱花的绚烂之美。

  橙红的炮仗花常被用于快速环道、立交桥等交通干道的绿化带,因其攀爬能力强,能够快速覆盖大面积墙面,形成“花墙”效果。

  据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统计,目前南宁市419条市管道路上共有203个开花植物品种,达73.6万株。常见品种有洋紫荆、红花羊蹄甲、木棉、大花紫薇、黄槐、朱槿、三角梅、夹竹桃等。

  在气候温和、夏长冬短的南宁,想要做到四季赏花并不难。但如何让花开得多、开得好,给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花卉景观,南宁市的园林工程师们持续尝试、不断突破。

  地处南宁市南湖公园核心景区的大树盆景园,共栽植了51株造型独特的紫花三角梅,但在之前的20余年,这些三角梅花开寥寥,成了不开花的“造型树”。

  2023年,南湖公园高级工程师古丽贤开始对其中的20余株紫花三角梅尝试“断根控水促花法”。“想让三角梅开花,控水非常重要。从前我们整株种植,且没有控制水分,导致树根一直往地下生长吸收营养,只长新叶,不长花芽。”

  古丽贤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促花法:在花期前对三角梅树进行断根、修剪,花期前两个月开始控水。控水过程中,叶片会萎蔫下垂,细胞液浓度提高,促进花芽分化和形成。花芽分化后再给足水肥,直至花期结束。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古丽贤遭遇不少困难:每一株三角梅树重量惊人,断根至少需要10名工人协同完成;控水期如遇降雨,工作又要从头再来……

JN江南平台广西日报南宁观察头条 花绽南宁 映见三重美(图2)

  为更好地调控紫花三角梅花期,提升公园景观效果,壮大青年技术力量,2024年8月,古丽贤作为技术“强雁”,组建了南湖公园“花多多雁阵”人才培育队伍。全队共13人,包含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师和社会化服务企业的技术人员,大家协同作战,共同分享控花技术经验,探索减少修剪频次、降低人力物力成本、阻止根系穿盆的方法。

JN江南平台广西日报南宁观察头条 花绽南宁 映见三重美(图3)

  去年11月,51株造型优美的紫花三角梅打破20余年的沉寂,一起热烈盛放,达到花开满树、花期统一的预期效果。与园内同期绽放的月季、美丽异木棉形成一派花漾暖冬的美丽景象,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赏花拍照。

JN江南平台广西日报南宁观察头条 花绽南宁 映见三重美(图4)

  “种植鲜花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南宁市花卉公园高级工程师冉思霖坦言,“盛花期要精准控制,种养过程中一个环节没做好,可能就会面临失败。”

  冉思霖的工作包括鲜花生产、鲜花下地、街道氛围营造等,每逢重大节假日,她每天都要沿着道路步行检查花卉质量,一边走一边拔杂草、安排补种、防治病虫害等。民族大道、荔滨大道、会展中心等重点街区的鲜花下地工作都有她的身影。

JN江南平台广西日报南宁观察头条 花绽南宁 映见三重美(图5)

  作为2023年度的“广西最美市政园林工人”之一,她是团队里的技术能手。从事花卉生产工作14年来,她共完成花卉新优品种引进种植50个,先后筛选出近20个新优品种,并完成40万盆鲜花种植推广应用。

  为了提高花卉生产品质,冉思霖多年间攻克了12项技术难题:解决长春花立枯病问题,实现了6万多盆长春花过冬的零损失率;将百日草、一串红等品种花期延长了一个多月;解决了成片花海景观杂草多的问题,整个生产周期基本不用拔杂草,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JN江南平台广西日报南宁观察头条 花绽南宁 映见三重美(图6)

  近年来,南宁市不断扩大园林人才培育,深化技术革新,创新了人才梯队的培育模式,以攻克工作难点为培育重点,推动园林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公园成为市民的乐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南宁石门公园,2025年樱花展刚刚落下帷幕,这是石门公园体育公园项目建设竣工后的首个樱花季。公园新建的六大类球场,恰好位于樱花谷内。市民和游客在花中林间健身、在健身中赏花赏景,享受独特的健身体验与赏景乐趣。

  在南宁园博园,数千株碧桃迎春绽放,景区以花为媒,举办第二届山水桃花节、第四届“礼乐园博 南宁花朝盛典”,活动现场十二花神与百花仙子还原了请花神、祈福、行簪花之礼等花朝仪式。赏花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吸引了众多汉服爱好者聚集游玩,带动了景区内的奶茶、餐饮、约拍等文旅消费。

JN江南平台广西日报南宁观察头条 花绽南宁 映见三重美(图7)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 南宁花朝盛典”,花神们在桃花岛上演国风走秀。记者 周军 摄

  近日来,南宁市各公园、景区纷纷以花为媒,通过“赏花+民俗文化”“赏花+康养度假”“赏花+游学研学”等模式衍生赏花内涵,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南宁市民间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导游郑晓丽说:“我们公司推出武鸣区芜野半岛鲜花营地和伊岭岩景区赏花一日游等线路,通过春季赏花活动吸引游客入邕,大力拉动文旅消费。”

  接踵而至的游客,不仅给景区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产值”。“看了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花以后,我们也想自己买一些回家种养,扮靓生活。”在青秀山莫奈花园拍照打卡的韦女士告诉记者,赏花让她对花卉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青秀山种苗基地苗圃位于青秀山脚下,主要种植销售兰花、朱槿花等观赏苗木。近年来,种苗基地苗圃积极参与青秀山春季花节、桃花节、樱花节等花事活动,在活动现场布展,展示苗木,并提供专业的种植咨询服务。

  “青秀山大力发展‘赏花经济’,打造了‘四季花展’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带动了青秀山种苗基地苗圃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过花事活动的引流,青秀山种苗基地苗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销售额也实现了逐年10%的增长。”青秀山花卉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2024年青秀山春季赏花期游客量达224.30万人次,同比增长182.85%;2024年入园总游客达876.32万人次,同比增长30.01%,全年旅游收入达2.14亿元。

  绿城南宁向来不缺花朵作伴。2025年的迎春赏花季,除了寻常的繁花美景,南宁还以花为媒,联动起商圈、夜市、博物馆等文旅资源。赏花,便从时令性的单一活动,变成一扇展示南宁自然、人文、发展之美的窗口。

  不论选择哪个时节进入青秀山,叶子花园、JN江南入口丘石花园内,拍照的快门声总是此起彼伏。一条开满三角梅的小巷,邕江边一片盛放的格桑花海,在互联网热度加持下,便能带动起周围的餐饮、娱乐消费。赏花景点里的研学活动,依托花朝节、广西三月三等传统节日举办的民族服装秀,都在向游客展示着花与南宁城市文化符号的深刻关联。

  在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让花卉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当地形成了广西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交易集散市场。当前,南宁花卉产业正加快推进设施花卉标准化生产,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约1.3994万公顷,花卉企业超600家。

  通过持续挖掘花卉的媒介价值,南宁正在探索一条以生态资源活化地域文化、以文化符号赋能城市发展的道路。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近年来,云南一手抓国外引进,一手抓自主培育,通过“科研院所+创新企业”,打造中国花卉新品种研发的创新高地。如今,全球约1/3的观赏类花卉种质资源来源于云南。截至2024年底,云南全省申请新品种1100余个,获得国家授权800余个,品种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

  除了选育新品,云南还不断延伸鲜花产业链,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昆明晋宁区成为全国鲜切花重要产区,楚雄彝族自治州形成规模化、集群化花卉种植区,斗南花卉市场逐渐变成一个集“花卉+农业创意+文化创意+旅游创意融合发展”的国际花卉产业园区……云南正在打造“云花”品牌,连续5年举办“10大名品”和“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表彰,多彩“云花”受到新生代消费者青睐,成为“浪漫经济”的有力支撑。

  据昆明海关统计,2024年,云南省鲜切花出口值7.6亿元,同比增长34.2%,鲜切花出口值连续6年保持全国首位。(巫美桥红 整理)